傳統元素在歷史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
傳統元素在歷史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
很多人都說傳統元素是歷史博物館展示設計創作源泉,歷史博物館展示設計離不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為展示設計提供了富饒的創作土壤。同時,對于傳統文化的汲取,不是“拿來主義”,而是用當今的審美觀去審視傳統文化,從中提煉出精髓用現代設計手法去傳承。
(1)具象圖案與紋飾符號的運用
傳統圖案與紋飾是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之一,其形式、色彩、寓意,體現著中華民族獨特審美心理特征,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趣味與審美實踐。傳統圖案與紋飾是中國古代先民在漫長歷程中反復審視與積淀,所形成“約定俗成”的具象文化符號,凝聚了中華民族無窮的智慧與創造精神。例如,龍圖騰、回紋、祥云、京劇臉譜等。中國傳統圖案與紋飾存在于歷代的建筑、繪畫、書法、戲劇、服飾等多種藝術形式之中。
(2)抽象符號的表達
傳統元素形制產生于特定的歷史時期,受限于當時生產力技術條件,同時也受到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反映了各個階層審美觀念。因此,傳統元素形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階級特征。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審美情趣也發生轉變,對傳統裝飾元素進行重構,使其符合當代的審美觀,顯得尤為重要。傳統裝飾元素的重構是將裝飾元素所原有的造型結構和組合方式進行分解,打破原有的構成方式,挑選出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造型元素。然后將分離出來的造型元素進行重新組合搭配,并進行必要的形式上的處理,形成具有原形特征的全新形態。
(3)建筑構件的裝飾
傳統建筑構件的形制與結構是在長期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逐步形成成熟的構架體系,不僅是力與美均衡協調的集中展現,也是傳統建筑工藝技法的傳承。傳統建筑裝飾構件在現代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其審美功能一般超出其實用功能。在現代環境設計中,傳統裝飾構件難以直接再應用于現代建筑結構中,為此,可將傳統建筑裝飾構件進行功能置換后再應用于現代設計意匠中,以凸顯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與審美趣味。
(4)“詩情畫意”的意境營造
意境為中國古典美學的獨特范疇,它反映了古典美學家、藝術家的獨特審美觀。意境說的精髓,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即“境生于象外”。“詩情畫意”是園林的精髓,也是造園藝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國園林受詩歌繪畫影響所營造的寄情于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境界,彰顯中國園林獨特魅力。
(5)多媒體技術的介入
多媒體技術手段已被廣泛應用于展示設計,借助于文字、圖像、音樂、視頻、動畫等信息載體及虛擬現實、人機交互等科技手段,極大地豐富展示設計的語言。歷史博物館展示中可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手段,將文物虛擬復原、工藝制作過程、文物鑒賞等信息傳達給觀者。
(6)傳統哲學思想與空間表達
哲學思想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人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經驗總結,同時也是人們行為的方法論,具有指導意義。
結束語
展示設計的創意通常來源于對文化的認知,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為博物館展示設計提供了豐碩的土壤,無論是展示空間、展示形制、展示符號、展示觀念乃至展示氛圍等都可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汲取養分,加以設計。擁有同樣的民族文化教育背景的觀眾,在中國傳統元素的展示環境中,很容易得到情感上的認同、精神上的共鳴。
以上內容是小編在《藝術科技》看到的,有一個比較深的感觸,特此分享!